第一航天网 当前在线 60
用户: 密码: 验码:    
  | 本站首页 |   繁體中文 |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 航天业界 | 运载火箭 | 卫星资讯 | 载人航天 | 航天科普 | 航宇器材 | 天文宇宙 | 航天站点 |
 推荐阅读 | 专题热点 | 本站博客 | 在线留言 |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航天业界>>航天新闻
  共有 937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国家航天局:加快“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
 



  发表日期:2017年9月13日   出处:人民网        【编辑录入:飞沙

人民网北京912日电(赵竹青)记者从国防科工局获悉,第14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前夕,国防科工局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在南宁市联合主办深化“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应用与产业国际化发展研讨会。会上,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表示,要从顶层设计、跨部门合作机制、商业航天等三方面加快“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

这三方面具体为:要以需求和市场为导向,应用和产业为目标,做好空间信息走廊实施的顶层能力策划;要构建跨部门、跨领域的工程协调和推进机制,大力协同,共同推进走廊工程的实施;要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探索形成空间信息商业化运营模式,推动我国商业航天发展。

据了解,国防科工局、国家发改委2016年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表示要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成“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

吴艳华说,“十二五”以来,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迅速,以高分专项、北斗导航、探月工程、载人航天工程为代表的重大科技专项硕果累累,遥感、导航和通信卫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备实施 “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的技术基础和条件。

吴艳华介绍,在卫星通信领域,我国已有在轨民(商)通信卫星17颗,形成了全球化的卫星通信服务能力。在卫星遥感领域,中巴地球资源系列卫星数据已广泛应用于南美国家国土资源调查等用途,印尼、老挝等19个国家已建成风云系列卫星数据收发系统,“高分”等遥感卫星提升了我国遥感数据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服务能力。在卫星导航领域,随着北斗系统的日趋成熟,将于2018年左右实现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覆盖。此外,中国航天还为“一带一路”沿线用户提供发射服务,帮助建设地面站、培训卫星人才等商业航天一揽子解决方案。


上一篇:航天大国可统一构建太空垃圾目录
下一篇:天舟一号完成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自主交会对接试验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模型制作工艺[17735]
 · 航天模型设计[15714]
 · 航天模型知识[14938]
 · 西班牙工业科技发展中心[14596]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验 证 码:
*用 户 名: 游客: *电子邮件:  游客:
*评论内容:
发表、查看更多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聚合内容 支持火狐浏览器 支持傲游浏览器 支持opera浏览器 支持世界之窗浏览器 支持谷歌浏览器 知识共享

Copyright © 2009-2020 SPACEI.NET.  
晋ICP备08003248号-1